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风采  
天祝县炭山岭村:绘就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画卷
来源: 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5-10-14      作者: 张春芸      点击数:

今年以来,炭山岭镇炭山岭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的关键举措,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绘就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画卷。

夯实基础,厚植文明土壤

 

炭山岭村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在北街新村广场打造了多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集老年人活动中心、积分超市、图书室等功能于一体。村里还设置了蕴含新时代文明实践、孝亲敬老等元素的景观小品、文化墙。

走进北街新村,公示栏记录着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点点滴滴,花园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格外醒目。实践站展示着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的照片,文明氛围浓厚。在抵制高额彩礼宣传方面,村里在文化墙、宣传栏等显著位置张贴了大量宣传海报与标语,如爱情无价,彩礼有度,莫让彩礼绑架幸福等,让村民潜移默化地接受抵制高额彩礼的观念。据统计,自宣传活动开展以来,村民对抵制高额彩礼的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

党建领航,文明新风暖民心

 

炭山岭村党支部践行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理念,聚焦低保户、大病患者等困难群体,结合结对帮扶・爱心天祝工程,定期走访慰问,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温暖民心。

在婚俗改革中,炭山岭镇党员干部争当领头雁,组建文明宣讲队,结合村规民约与本地案例,深入适婚子女家庭一对一用方言宣讲轻彩礼、重感情理念。党员干部牵头健全自治体系,明确彩礼上限,不超6万元,同步细化婚宴、礼金标准;联合乡贤成立红白理事会,近年成功劝导5起高额彩礼行为,推动2场婚礼简办,每户平均省支3万余元。同时建立道德储蓄所+红黑榜机制,将文明婚俗实践纳入积分,红榜家庭享分红优先权。系列举措让高额彩礼现象显著减少,文明新风日益浓厚。

村规民约,引领移风易俗

炭山岭村以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乡贤带动+阵地建设为抓手,借助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道德储蓄积分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

村规民约明确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索要高额彩礼,规定丧事不超过3天,不摆酒席,以烩菜为主;60岁以下村民不得举办寿宴等。同时,明确彩礼上限,并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道德储蓄积分考核范畴。村民若践行低彩礼甚至零彩礼,可获得相应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村两委干部与党员带头签订抵制高额彩礼承诺书,乡贤们也积极劝说村民摒弃高额彩礼陋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里高额彩礼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近一年来,新办婚礼中低彩礼的比例达到了60%。

多元治理,打造安全家园

 

炭山岭村引入枫桥式经验,发挥群众吹哨、干部报到、中心派单、专班解决的诉求解决机制,推广一碗烩菜办丧事等16种基层治理创新模式。针对高额彩礼引发的婚姻矛盾纠纷,村里建立了专门的调解机制,六会成员迅速介入调解。近两年来,村里成功调解因彩礼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维护了家庭和谐与乡村稳定。

展望未来,炭山岭村将继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紧盯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机制,将文明实践站建设成为凝聚民心、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