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风采  
武威市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 八一村
来源: 武威市文明实践办      日期: 2025-09-24      作者:       点击数:

大坝镇八一村村规民约

爱祖国,敬岗业,各民族,共团结,

好日子,全靠党,听号召,跟党走;

婚喜事,勿攀比,彩礼钱,限六万;

红白酒,莫铺张,二十桌,八百量;

酒六十,烟十五,不攀比,实惠在;

贺礼钱,二百元,情意在,负担减;

收废膜,好处多,抓水权,讲科学;

重引导,多宣传,红黑榜,必曝光;

守秩序,勤劳作,守诚信,合法营;

男女齐,护妇幼,权益牢,法撑腰;

遇事商,互谅让,调为上,和气扬;

环境美,人舒畅,生态优,产业旺。

 

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以制度为基、宣传为要、监督为纲,在治理高额彩礼、推动婚事新办、倡导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工作中精准发力,逐步破除陈规陋习,形成文明节俭的乡村新风尚。

锚定制度红线,明确行为标准。2025年将移风易俗要求写入村规民约,作出刚性规定:彩礼金额上限控制在6万元,杜绝天价彩礼;婚丧宴席规模不超过20桌,宴席总费用不超过800元/桌;婚宴用酒单价不超过60元、香烟单价不超过15元,避免铺张浪费;人情往来贺礼钱上限为200元,减轻村民经济负担。同时,针对丧事简办,同步明确不搞封建迷信、不搭灵棚戏台、缩短治丧周期等要求,用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内容转化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强化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公告栏等阵地,通过张贴标语、发放手册、开展板凳会”“道德讲堂等形式,常态化宣传村规民约中移风易俗条款,解读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现实意义。组建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乡贤组成的宣传队,入户走访讲解政策,结合身边人说身边事,分享节俭办婚丧的典型案例,引导村民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此外,将移风易俗与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选结合,把遵守村规民约作为评选重要标准,强化正向引导。

 

健全监督机制,压实落实责任。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对主动降低彩礼、简办婚丧事宜的村民列入红榜,在全村公开表扬;对违反村规民约、大操大办的村民列入黑榜,由村干部、党员上门劝导教育,督促整改。同时,推选5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乡贤组成移风易俗监督小组,提前介入村民婚丧事宜,提供政策咨询、流程指导,及时劝阻攀比浪费行为,确保村规民约落地见效。

 

经过持续推进,八一村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婚嫁成本大幅降低,全村彩礼金额全部控制在6万元以内,较村规民约实施前平均减少40%以上,贺礼钱超200元的现象基本消失,年均为村民减轻经济负担近50万元,有效缓解因婚致贫”“因礼返贫问题。另一方面,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村民共识。全村村民均严格遵守宴席规模、费用标准,未出现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现象;越来越多村民主动选择零彩礼简约形式,此外,移风易俗还带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村民矛盾纠纷同比减少30%,邻里关系更和谐,为周边村庄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