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期
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24日
【工作动态】
● 武威市推行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助力创城
● 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凉州区2020年冲刺动员
【工作动态】
武威市推行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助力创城。近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推行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靠实文明城市创建责任,推动创建任务落细落实。实施意见提出,依据凉州城区现有建制和布局,划定13个一级网格(8个街道、5个城郊镇)、41个二级网格(31个社区、10个行政村)和若干三级网格(社区所辖单位、居民小区、楼院),将凉州城区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楼院)等纳入网格管理。将凉州城区近郊的金羊、金沙、和平、高坝、柏树5个镇的10个村一并纳入网格管理,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格局。
按照实施意见,以凉州城区为主阵地,借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坚持条包块管、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属地管理,重心下移、责任到人原则,建立市区领导包抓街道乡(镇)、市直部门(中央、省属在武单位)包抓社区、区属单位包抓小区(楼院)等测评点位的包抓共建工作机制,将市区机关单位干部下沉到基层,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层层传导压力,逐级靠实责任,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进程,为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意见明确了网格包抓共建责任,除市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包抓四县区外,在凉州城区推行市区领导、市直部门(中央、省属在武单位)、区属单位三级包抓共建责任制,建立起领导包抓、部门共建、网格管理的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制度机制。明确各级网格长(员)和包抓共建部门。确定26名市级领导和28名区级领导包抓13个一级网格,113个市级部门单位(包括在凉州城区办公的41个中央省属在武单位)包抓41个二级网格,59个区属单位包抓若干三级网格,做细做实创城宣传工作,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协调督促落实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包抓共建工作。
同时指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县要参照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域同创、一体推进。
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凉州区2020年冲刺动员大会召开。3月18日,凉州区召开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凉州区2020年冲刺动员大会。市委常委、凉州区委书记、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鞠毅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了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冲刺动员大会会议精神,通报了2019年度全区创城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20年创城工作。
会议指出,自全市创城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凉州区扎实开展“三项革命”“三项行动”、城市建设管理“五个年”活动和“十大专项攻坚”行动,着力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创城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正在逐步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分析形势、正视差距,以决战的姿态、必胜的心态、冲刺的状态,聚焦短板弱项,对标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胜战。各级各单位要聚焦重点、把握关键,把每一项指标、每一个点位,细化实化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位领导、每一个干部头上,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强化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力冲刺,举全区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会上,凉州区住建局、教育局等5个单位作了大会发言,部分单位提交了书面发言材料,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凉州区各乡镇、街道以视频分会场的形式,同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