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期
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8月15日
【工作动态】
● 市创城办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指导培训
● 市司法局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 市环保局强化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 市工商局落实限塑规定治理“白色污染”
【工作动态】
市创城办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指导培训。8月14日,市创城办召集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局、市民政局、市妇联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牵头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召开会议,对照中央文明委印发的2018年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通过面对面指导培训,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牵头单位认真对照《测评体系》中5类测评项目、28项测评标准,加强学习研究,对指标再细化、责任再靠实、要求再明确,确保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市司法局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文化宣传展板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宣传党内法规,展示法治文化内涵。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法治文化公园7个,法治文化广场300个,法治文化长廊183个,电子屏、宣传牌6660块。积极开展各类法治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育,上半年共开展法治文艺演出63场次,法治文化作品展2场次,提升了法治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市环保局强化措施防治大气污染。紧盯“PM10、PM2.5浓度值削减和优良天数比例”一套目标,实行空气质量日分析、周评估、月调度,全面推进“控煤、管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精准施治,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在燃煤污染整治工作方面,加强煤质管控,全市建成煤炭交易市场4个,二级优质煤配送网点154个,上半年市级监督性抽查168批次,合格164批次,合格率97.6%。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推进城乡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对各县区城中村、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城乡居民取暖土炕、小煤炉等热源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加大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力度,督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按照“四个一律”要求,严格落实“6个100%”抑尘措施和渣土运输资质审核与车辆备案制度。加大老旧车淘汰报废力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全市共注销报废老旧机动车912辆、85.7%的公交车使用清洁能源。坚持科学精准治污,建成投运凉州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平台,设置微型监测点83个,实时监控区域网格空气质量情况。
市工商局落实限塑规定治理“白色污染”。开展不合格塑料袋专项整治,加强对塑料购物袋销售企业和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的监督管理,督促建立购销台账,防止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流入市场。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要求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至目前,全市工商系统出动执法人员725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14031户,悬挂宣传横幅135条,发放宣传材料5.1万份,张贴限塑通告4000份,发放环保购物袋6.5万个,收缴不合格塑料袋447.6万个。